您好,欢迎来到西安同盛联合会计事务所网站!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电话:13572245513

传真:029-82090039

邮箱:jioang@163.com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一路绿地蓝海大厦东140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综合类税收优惠

扶持政策虽好,企业感受冷暖不一

时间:2013-12-18 14:58来源:未知 作者:sysadmin 点击:

  9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被业内评价为继今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出台光伏发电“度电补贴”政策以来,针对光伏产业链下游电站开发运营领域的又一重大利好。

  扶持政策陆续出台,行业触底回升之音不断,似乎让不少人看到了光伏业期待已久的春天。从2012年谈光伏而色变到如今市场出现复苏迹象,中国光伏行业是否已经度过寒冬?这其中,扶持政策又发挥了多大效用?本报就此展开了调查。

  政策频吹暖风 市场初显春意

  “今年下半年,海外市场重新打开销路,国内需求在政策刺激下又有所增加。”相比几个月前,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董秘兼投资总监杨颖影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这是一家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中游制造企业。杨颖影用“反弹”来概括近期行业的走势。她介绍说,今年前9个月,该公司销售收入达到62.65亿元,同比增长了220.59%。虽然仍有0.19亿元的净亏损,但减亏幅度同比达到78.73%。与此同时,公司存货周转速度加快,库存同比下降了18.87%。“虽然数字还稍显‘寒酸’,但已经是质的飞跃。”

  作为上游多晶硅等原材料制造商,河南省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爱民在9月等来了复产开工。回顾起此前的经营“惨淡”,李爱民很感慨。

  洛阳中硅是河南省唯一一家获得工信部多晶硅行业准入的企业,其多晶硅产能位列全国前三位、世界前八位。但就是这样一家龙头企业,也没能抵挡住行业寒流。李爱民说,从2011年起,经历了产能过剩、欧盟“双反”等负面事件后,中国光伏一夜入冬。今年初,在多晶硅销售价格低于企业成本价、无法保证现金流的情况下,全国90%以上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洛阳中硅也选择了停产蛰伏。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光伏市场呈现出复苏势头。”李爱民说,大电站项目加紧扩建新的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生产企业订单需求猛涨,带动了原材料需求的上升。

  下游光伏应用企业更是风生水起。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光伏行业只做组件的公司利润已经大幅下降,而下游光伏电站利润率有所提高,且回报稳定。目前,新疆、内蒙古和云南等地已掀起一轮电站抢装潮。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广进度也比预想的要快。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国内光伏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3.74%,环比增长31.99%,辅材类光伏产品和电站类公司收入同比和环比改善最为显著。在三季报预告中,光伏类上市公司预喜比例达到一半以上,业内人士预计第四季度这种趋势仍将持续。

  不过,多位企业负责人认为,盲目乐观还为时尚早。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说,下半年以来,不少公司经营确有好转迹象,订单水平相比以往也略有起色,但还不能确定行业已经见底。今年前9个月,南通市8家光伏企业中有7家企业亏损。虽然累计销售收入降幅趋窄,仍需保持谨慎。

  扶持转向下游 意在拉动内需

  说到光伏产业连连收获的利好,主要生产电池组件的南通强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孙晓华打开了话匣子。从去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到近日出台的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税收政策,孙晓华认为政策鲜明的导向性,是告诉全世界中国将深度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相当于给从业者打了一针“强心剂”。

  “以此次50%的退税政策为例,此前我国光伏电站运营企业的增值税税率为17%,税负有点重。为光伏发电运营企业减掉一半的增值税,对行业是极大利好,在直接增加企业收益的同时,提高了企业参与光伏发电事业的积极性。”孙晓华认为,即征即退的减免税形式更加贴合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当前,国内光伏企业现金流普遍紧张。相对于先征后返和先征后退的形式,即征即退最为及时快捷,更能达到稳定企业现金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效果。

  据悉,在光伏上游制造业经历一轮寒冬之后,国家将扶持政策转向了下游光伏应用,逐步开发国内需求。今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两个文件,明确新的地面电站三类电价补贴,根据光资源优劣分为每千瓦时0.9元、0.95元和1元;分布式光伏电站补贴每千瓦时0.42元;可再生能源附加从每千瓦时8厘涨到1分5。这一补贴标准令光伏电站开发企业普遍感到满意。

  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硅片和太阳能组件等的研发和销售。财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多项被期待的政策陆续出台,很多都超出了业界预期,极大调动了行业发展的干劲。目前,集团公司提前布局,已在新疆等地开工建设光伏发电厂,寄希望于通过下游电站开发、设计和建设等新业务模式拓展来进一步提升营业额和利润率。

  据悉,通过电价补贴后,光伏电站盈利水平将超过8%。如果再加上此次50%的退税,盈利水平将提高至10%以上。

  分布式光伏项目和大型地面光伏项目投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也带动了国内蛰伏已久的多晶硅行业。“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至少显露了国家扶持新能源发展的愿望,既增强了市场信心,也打消了企业的疑虑。”浙江省嘉兴福莱特光伏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潘姓财务总监认为,减税政策将大大拉动上游光伏组件的销售。

  政策大餐虽好 难以“见者有份”

  虽然对于丰盛美味的“政策大餐”,相关企业都表示热烈欢迎,但对其实际效用和影响,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不同规模的企业感受却并不相同。

  以此次出台的50%的退税政策为例,面对诱人的利好,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方伟很“淡定”。这家主要生产电池组件的光伏企业两三年前在青海和新疆投资建设了总量60兆瓦的3个光伏电站。

  “其实,多数企业短期内可能无法真正享受到免税红利。”方伟向记者介绍说,光伏电站建设所购进的设备和组件等是可以用作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因为抵扣量大,不少电站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甚至无需缴纳增值税。“目前我们投资的3个电站,其进项留抵税金就有上亿元,抵扣期至少有七八年。而此次优惠政策的期限只有两年多一点,对企业现金流几乎没有影响。”方伟同时表示,如果这项政策能延续下去的话,其免税效应或许能更加明显。

  记者采访发现,因为电站建设周期较长,后续配套细则及政策的延续问题最令光伏企业牵挂。无锡嘉瑞光伏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吉校明直言,光伏电站建设需要大量基础投资,回报周期又长,需要有可观的收益才能保证企业建设的积极性。比如,今年8月出台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只是原则上确立了标杆电价和电价补贴,将上网电价和补贴的执行期确定为20年,但光伏电站的回报率需要具体的补贴才能计算。具体细则不出来,企业心里“很忐忑”。

  “总的政策出台了,但电量、电费怎么计算,税收怎么返,由谁返,返到哪,这些细节都没有出来,很多地方我们只能观望。”吉校明说。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鼓励政策如何落到实处,让企业真正获益,重点就要解决好操作性问题,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

  此外,政策门槛过高,企业难以受益,也让不少从业者“望而兴叹”。这一点,中小光伏企业感触更深。嘉兴SP太阳能科技公司是一家创立不久的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公司谢姓总监告诉记者,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开发银行出台了分布式发电金融服务举措,从贷款年限和贷款利率上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但出于收贷风险考虑,银行都要求贷款人提供不动产抵押,门槛太高,对不少企业而言并不实际。

  主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南通英菲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印慧丹也表示,目前无论是原先的金太阳工程、还是市政LED发电项目等,大都倾向于大型光伏企业,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机会。因为门槛过高,一些政策优惠在中小光伏企业中也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政府用心良苦 企业仍需自强

  记者注意到,目前财税、金融政策仍是光伏行业的“最爱”。资金周转不足几乎是本轮复苏中所有受访企业共同的难题。

  “缺钱,还是缺钱。”国电光伏(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组件产品制造及光伏电站研发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企业,涉税会计贾小元表达了自己的无奈:目前公司大部分项目需要垫资,而银行贷款十分困难,公司资金压力很大。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生跃也表示,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对光伏产业的态度仍未有明显改观,仅靠国家开发银行一家政策性银行难撑大局,投资者很难充分发挥手中资金的杠杆作用。

  他们建议,金融机构要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和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做优做强。同时,继续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机制,在企业研发和并购等活动中,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那么,有了政策扶持,光伏企业是否就能高枕无忧了?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并非如此。“政府对光伏企业的扶持,本质不是为了扶小救劣,而是鼓励技术革新和优胜劣汰。”在昱辉阳光董秘兼投资总监杨颖影看来,国家扶持政策的苛刻条件,恰恰体现了政府想尽快进行产业升级的意图。比如,单独的电站投资补贴会引发很多后续问题,企业可能只管装好电站,而不太重视产品质量。而电站使用周期长,质量非常关键。通过50%的退税政策,可以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投资者重视电站的发电效率。

  洛阳中硅总经理李爱民也认为,现阶段光伏行业整体仍处于过剩状况,国家的扶持政策需要具有“淘沙”效应。现阶段光伏行业整体仍处于过剩状况,尤其是上游制造企业,只有那些拥有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才能率先受益。

  “光伏产业能不能走出低谷,政策扶持只是一块,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主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欧贝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杜东亚的话引起了共鸣。多位受访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依靠市场推动而不是行政推动,依靠转型自救而不是坐等补贴,才能使光伏产业得到良性发展。今后,生产企业要靠技术进步来实现设备成本的降低,再走上规模、压利润、降成本这条老路子已经不太可能。

  目前,光伏行业新一轮的洗牌已然开始。如何在这轮洗牌中存活下来并发展下去,大小企业都在寻求出路。

  “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政府、银行、国家电网公司和企业多方共同的努力。”江苏综艺光伏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春芳说。这家只有120人的小型光伏企业主要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目前他们正计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研发团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优良率,以在光伏行业争得一席之地。

  “德国太阳能发电比例已经达到了11.9%,中国才不到0.5%,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张春芳的语气中充满了信心。这种信心,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随处能感受得到。无论正面对怎样的困境,从业者们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前景始终抱着坚信的态度。

  2012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光伏市场,其中光伏电池产量有35%应用到国内市场,而2009年这一比例仅约为2%。今年,我国则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市场。深刻反思、重新启程,光伏企业正在努力迎接下一个春天。

友情链接